(相关资料图)
一对“90后”父母抱着1岁的青青(化名)从江苏赶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,孩子母亲告诉该院小儿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晓强,孩子满月时就发现额骨突出、头型有些异常,不过一家人并未特别在意。随着青青逐渐长大,家人发现他的头型既不是圆头,也不是扁头,而是舟状头。同时,青青的脾气也逐渐变得暴躁,经常哭闹,甚至拍打额头。王晓强发现,舟状头的背后是狭颅症在作祟,不仅影响容貌,青青还可能面临脑功能障碍。
狭颅症又称颅缝早闭或颅骨狭窄症,是一个或多个颅缝在婴幼儿时期因提前闭合造成颅腔狭小、畸形,以及脑发育受限等疾病的统称。在世界范围内,每2000—2500名出生婴儿中就有1例发生,在先天性颅颌面畸形中位居第二位,仅次于唇腭裂畸形。男性患者比女性多见,占患者总数的60%—80%。
将青青收治入院后,王晓强与该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杰多次沟通交流,群策群力,共同商榷手术方案,确保良好手术效果。为了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影响,专家们决定通过头颅CT三维重建和头颅MRI检查,为患儿制定最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案。
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,历经截骨、造缝、旋转、调换、拼接、扩容、成型、固定等一系列环节过程,青青的畸形舟状头变成了正常的圆头,恢复了聪明可爱的模样。手术后第二天,青青病情平稳转入普通病房,也不易哭闹了。
王晓强表示,狭颅症目前无特殊药物治疗,只能采取手术方式。对于狭颅症,需要早期发现,早期治疗。不同的月龄,有不同的治疗方式选择,如神经内镜微创颅缝切开,颅骨牵引,颅骨重建等。狭颅症的治疗,要兼具小儿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特点,采取个体化治疗,才能改善孩子容颜,恢复颅脑功能。
标签: